12月18日,在蜀道集團 “大干六十天 打贏收官戰(zhàn)” 的關鍵階段,川交隧道公司承建吉托隧道雙洞掘進突破1000米大關,以實際行動響應蜀道集團“黨建引領 扛旗爭先”號召,推動隧道建設穩(wěn)步邁進。
吉托隧道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,隧道采用左右分向行駛,雙洞布設, 折合單洞均長4360米,屬于G4218線康定至新都橋高速公路項目重點工程。進口高程3458.76米,出口高程3564.74米 ,最大埋深604米,最小圓曲線半徑750.000米,屬高海拔小半徑特長螺旋隧道;隧道Ⅴ級圍巖占比15.8% ,Ⅳ級圍巖占比54.1% ,Ⅲ級圍巖占比30.1% ,場地內主要不良地質為危巖、高位巖堆、巖爆、涌突水、凍土及冰雪災害。
技術創(chuàng)新多維突破,助力攻克發(fā)展難題。面對吉托隧道復雜地質這一棘手難題,項目團隊在技術創(chuàng)新領域積極探尋突破口,一是采用“機械化+小班組”模式,引進三臂鑿巖臺車、智能二襯臺車等機械設備,實現了大機配套施工,高效助力生產建設。二是“智慧大腦”賦能隧道掘進,利用自主研發(fā)的“川隧大模型”,數智化賦能進度、安全、質量管理。三是針對軟弱圍巖區(qū)域,組織專家、技術團隊進行實地勘查、反復論證,依據圍巖實時變化,動態(tài)調整支護參數。在項目不斷優(yōu)化下,雙洞月進尺均在130米以上。
精細規(guī)劃項目管理,協同推進高效施工。項目遵循精細、嚴謹、科學的管理理念,用好“嚴”字訣,做到嚴把原材料供應、嚴控工程基礎環(huán)節(jié)、嚴格質量驗收。堅持以點帶面,全面推行首件制樣板工程,制定詳細的質量檢驗及標準化作業(yè)流程手冊,著重優(yōu)化施工工藝,保障工程高效有序開展。
黨建引領抗旗爭先,凝心聚力年終沖刺。充分發(fā)揮川隧黨員技術攻關隊引領作用,聚焦建設重難點問題,尋找解決方案,在技術創(chuàng)新、施工管理等領域勇扛旗幟、擔當作為,帶動全體施工人員攻堅克難,為吉托隧道的順利掘進提供堅強有力保障。
接下來,康新高速公路TJ2-1項目將繼續(xù)秉持“兩路”精神,以專業(yè)、專注、創(chuàng)新的態(tài)度,抓好項目后續(xù)建設。